一、睡眠一定要充足:

        看診時常遇到病人回診時說:「醫師,我這星期睡得很好,心情就好很多了!」我常見到睡得好後病情急速好轉的例子。失眠對身心帶來負面影響 的研究太多了,千萬不會因為怕「依賴」安眠藥、鎮靜劑而硬撐。長期失眠的副作用肯定大於服用一顆溫和的鎮靜劑。

二、多做運動,還是多做運動

        沒有第二句話,決心對抗憂鬱症,就要多做運動 。最好是每天做三十分鐘運動,可交替做慢跑、騎腳踏車、韻律舞、健康操等等,讓身體放鬆、幫助睡眠,同時讓大腦釋放出天然的抗憂鬱成分。運動也可幫助你在復原時逐漸減少用藥。

三、重新整理生活步調

        許 多憂鬱症病人忙到沒有自己的時間、沒有自己的空間,所以沒辦法運動、沒辦法放鬆自己,這在家庭主婦與必須加班趕工的上班族最常出現。這時,要試著捨去較不重要的事情,或請其他家人幫忙承擔家務。當然,會來看精神科門診的病人,大部分受限於客觀環境做不到(或已經失去決心、動力),所以要藉助藥物幫忙。

四、不要害怕憂鬱症藥物

        憂鬱症藥物有修復大腦神經的作用。越嚴重的憂鬱症狀(如整天不想動、失去興趣、心情低落)對憂鬱症藥物反應越好,但服用憂鬱症藥物前三天常出現噁心想吐副作用,有些人會害怕就不敢服藥。但服用藥物一個月後大幅改善的例子超過67%,比起前三天的副作用,這很值得嘗試。

五、找到適合的藥,別太快停藥

       一般憂鬱症服用藥物的療程約3-6個月。服用滿三個月後如果接近痊癒,後三個月就可以慢慢減藥。多數人不需要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 ,不用擔心藥物後遺症。只吃藥一個月的復發率,是吃滿三個月才減藥的好幾倍,所以不要急著太快把藥停掉。

六、「比較輕」的藥或健康食品 ,有時也有效

        如果你得到的是「中輕度」的憂鬱症,然後不想吃憂鬱症藥物,或吃了憂鬱症藥物很不適應,有時只服用「比較輕」的抗焦慮藥物克服胸悶、心悸、煩躁、焦慮等症狀,搭配一些鈣片、B群、魚油加上運動與睡眠,有時也可加快復原的速度。

七、學習放鬆訓練

     「瑜珈」是最方便學習的自我放鬆方法。「關照身體、修復心靈」這本書很實用地介紹許多自我放鬆的方法。有些醫院與診所也有配合「生理回饋儀」學習「腹式呼吸 」的課程。學會這些技巧,一輩子都很受用。

八、早上起來曬太陽

        固定時間睡眠、起床,然後曬太陽,一來可調整生理時鐘,二來可促進分泌維生素,三來可避免睡太晚影響晚上睡眠。早上散步曬太陽,傍晚跑步完洗澡吃飯,是最理想的抗憂節奏。

九、隨時隨地伸展操

       工作累了、讀書累了,在茶水間、樓梯間就可以做做伸展操。小學生會在下課十分鐘玩個球,大人反而忘記這麼簡單的道理。

十、不要一直看電視

         手裡拿著遙控器,從新聞台、電影台一直短到戲劇台,這是最不好的休閒模式。如果你只是漫無目的地看電視,或回到家就一直盯著電視一部接著一部看,建議你,把電視機關上。打電話給朋友,約出去聊聊天或吃宵夜,或跟你的伴侶出去散散步,你會發現你比看電視得到更多。

       (如果你確實地照以上的方法做,但憂鬱症還是拖很久好不了,建議你試試「心理治療」。只是正式的心理治療多數需要自費,有些人負擔不起,所以不列入以上十個要點)

 

PS. 引用自高雄精神科陳豐偉醫師診所札記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走出憂鬱症的十個方法!
    全站熱搜

    蓮花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